【情緒教育】思想和情緒的關係
你有沒有試過不停思索同一件事,腦海充滿那件事的細節,翻來覆去,無法停下來?
Jenny靜默了好一陣子,她說:「我常常想著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,總感覺別人投放在我身上的目光都是負面的,或許…這樣的想法也有偏差吧?」
你有沒有試過不停思索同一件事,腦海充滿那件事的細節,翻來覆去,無法停下來?
Jenny靜默了好一陣子,她說:「我常常想著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,總感覺別人投放在我身上的目光都是負面的,或許…這樣的想法也有偏差吧?」
對於Jenny來說,要跟別人打開自己的心,是一件非常「恐怖」的事情,因為她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真實的自己是不可愛的,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,只會換來拒絕和批評。這些非理性的信念,讓她學習到一件事──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收起來。
家長一邊說著孩子的事,眉宇夾緊,我們看著很是心酸,也為家長感到心痛。長久積累下來的焦慮和擔憂,讓他把孩子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,他希望自己盡量參與孩子的事情,減低他走彎路的機會。這些責任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一樣,壓在家長的心中,讓他喘不過氣。
父母們,你的狀態是否也像這句說話一樣:「孩子停課時,家長先瘋掉」?孩子在家的時間長了,環境經常都是吵吵鬧鬧,少了片刻的寧靜;以往是祖父母或其他家人幫忙照顧孩子的,現在也為了保護家中長老,不少家居事務移交回父母親自操刀;不少在職父母也因為多了在家工作的緣故,要兼顧的事情一下子增多。
當我們問孩子當刻的情緒時,我們最常聽到的回應有:「不知道(唔知)。」「沒有(無)。」「開心。」(但樣子卻是很苦悶似的)。有時,真的讓爸媽摸不著頭腦,究竟孩子的心情是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