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親子教養】讀書就嗌悶,為甚麼孩子「打機睇片」叫不停?
當孩子長時間沉醉於打機或看視頻時,過量的感官刺激會促使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(dopamine)。一個人為甚麼會對毒品上癮,原因也是這些毒品會刺激大腦釋放過量的多巴胺,產生暫時的愉悅和快感。
當孩子長時間沉醉於打機或看視頻時,過量的感官刺激會促使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(dopamine)。一個人為甚麼會對毒品上癮,原因也是這些毒品會刺激大腦釋放過量的多巴胺,產生暫時的愉悅和快感。
家長滿肚子的委屈,他想著要是孩子能聽一點建議,或許結果不會這麼糟。可是孩子不願意聽,多年的衝突和不理解,家長也說:「我只能甚麼都不管啊!可偏偏有時候我看不過眼,一下子忍不住,我的脾氣又上來。」
今日與一對父母會面,他們提到孩子最近開始有反叛的行為,例如駁咀、說謊、隱瞞事實等等。父母的語氣有點生氣,內裡卻帶著失望:「以前孩子明明很『聽話』,現在卻很容易發生衝突,是否因為他已經進入青春期了?」
因為擔心,所以父母傾盡自己的能力,告訴子女──「你可以怎樣」、「你應該要怎樣」,為求自己能安心,也求子女只要好好遵循,事情不就能好好的嗎?然而親子間,又因為過往太多的負面互動經驗,子女的拒絕和不回應,讓父母們總是不敢期待太多,又如履薄冰。
有時候,想要跟青少年好好聊天,先要聽聽他們「發牢騷」。我們多年跟學生同行時,他們總會不自覺吐露很多心聲,當中有些是「控訴」父母怎樣不理解,環境怎麼不順他們的意。不知道家長如果聽到青少年這些心聲,會有甚麼感受。
「與孩子花了這麼多時間,最後『都係得個吉』,我都需要時間去調適。」為了追上成績,進入理想的學校,他與孩子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書桌前,激勵孩子努力,盡力去做。結果出爐,可是成績並不理想…
記得有一次,會面一位高小的學生。這位學生因著學業的問題,和父母的衝突特別多,甚至因此情緒也大起大落,偶爾還會傷害自己。他告訴我:「家裏只談論成績。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露宿者,沒有人關心我!」
要協助孩子培養主動性和責任感,父母除了留意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外,我們也要協助孩子從日常生活中,包括自己的學習和娛樂的時間安排、活動日程等,透過規劃、商討、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和各項安排,也能培養孩子更加主動及有責任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