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親子教養】如何善用正向的鼓勵,保護孩子內在動機?

很高興聽到有家長說,孩子上完學習技巧課程後,態度積極了,對學習也多點信心。

然後,他問了一條有趣的問題:

「Miss,有無技巧可以令到小朋友記筆劃順序,記得好啲?」
「小朋友同我講,話覺得好似努力咗都無用咁!明明係識架,但考試就成日因為字體、筆劃問題扣晒分!學校係呢方面好嚴謹。所以想睇下仲有咩方法幫到佢!」

我們看見家長心裏是替孩子著急的,並且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學習方法幫助他。同時,他也不希望孩子因為這種「不可控」的環境因素,令孩子的積極性減少。

這樣的狀況下,學習技巧和方法還是其次,重要的是保持孩子的內在動力我們給家長的教養建議是──正向的鼓勵。

為甚麼正向的鼓勵這麼重要呢?

因為當孩子覺得自己盡力了,結果卻不如理想時,就會帶來挫敗感,這是正常的。然而,孩子如果沒有疏理這份挫敗感,並因此形成了負面的學習歷史,產生一種「努力咗都無用」的感覺時,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很多負面的感受,甚至落入「自我設限」中

自我設限對孩子的學習動力具有一定影響力,它使孩子產生心理高度,認為成功是不可能的,自己是沒有辦法做到的。

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說:「咁難我做唔到!」、「溫完都唔識!」等等,其實就是孩子正在「自我設限」。

這種情況下,適時地給予正向的鼓勵很重要。

正向的鼓勵,並不需要否定孩子真實的感受,但要讓孩子能夠調整自己的心理焦點,並且能夠具體、真實地看見自己的付出,先懂得欣賞自己的努力,再尋找方法面對困難或障礙

這樣,我們的鼓勵才能夠帶有正向的力量,同時亦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。

就如上述孩子的情況,接下來讓我們簡單示範如何鼓勵孩子,有些元素家長在練習「正向鼓勵」時,也可以留意一下。

我們可以跟孩子說:

「爸媽欣賞你積極的態度,留意到你溫習時很盡力。」— — 讚賞「過程、態度、內在素質」,而不只是「結果」

「你已經夠好了,這跟『有用』、『沒用』沒有多大關係。」
— — 確立孩子的自我價值,不落入自我控訴與非理性的信念中

「其實考試內容你大多都懂,這就代表你對學習的東西有一定程度的掌握,這也是你努力而來的成果。」

— — 釐清孩子對「努力」和「結果」的誤解努力了看不見結果,不一定是「努力」沒用,它反而給了孩子一個訊息,就是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。

— — 給予孩子客觀評估(fair assessment)和正面評價讓孩子從內生出一種持續向前的動力。

「但的確學校對於字體、筆劃的要求很嚴謹(不可控的部份),這方面我們可以繼續盡力(可控的部份)。」

— — 協助孩子了解自己「不可控」的部份以及「可控」的部份,讓孩子為自己負責。

父母們,我們的說話對孩子來說是有份量的。它可以帶來鼓勵和建立,也可以帶來限制和打擊。

正向的鼓勵是需要練習,特別是那些內在動力和自信不足的孩子,他們就像一輛沒有燃料的汽車,需要父母持續不斷地向他們述說生命(speak life)的力量,讓他們內在能夠添加足夠燃料,在人生的道路上,一路向前邁進。

推薦書籍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