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親子教養】如何讓孩子有目標,並積極上進?

「同孩子講目標,一定耍手擰頭,話唔想做…好辛苦…」

「孩子每次都係三分鐘熱度,做唔到就賴呢樣賴個樣…」

「明明自己承應左,但每次都要提醒,又嫌我哋煩,唉!」

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目標的人,清楚知道自己要做的事,並會力求上進。懂得為自己訂立目標,重視承諾、「說到做到」是十分重要的特質。

可是許多家長和孩子在訂立目標的過程中,卻不那麼順利。以下是我們簡單整理了孩子在訂立目標的過程中,不同的階段:

訂立目標和實踐目標時,孩子不同階段的經歷

許多父母聽到這裡,就覺得「沒錯!那麼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」不如我們先回歸根本,弄清楚與孩子訂立目標的真正用意,讓我們多點明白和理解孩子的心。

其實,我們協助孩子訂立目標,那是希望孩子可以:

  1. 解決當前緊急的問題,例如追回某科成績、戒除壞習慣等等;
  2. 有明確的行動方向,踏實地一步步完成該處理的事情;
  3. 懂得循序漸進地解決困難,提升自主學習能力,或者能夠成熟和獨立地處事;
  4.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,讓孩子經歷「我做得到」的成功感。

其實,有時候目標不在於大小,而是在於完成。這個心態在協助孩子訂立和執行目標的過程中要抓得好,適當時候要給孩子自主性和空間,協助孩子創造一些正面經歷,給他鼓勵,讓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,而且做得好。

這種欣喜的感覺,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特別重要。因為大腦此時釋放的多巴胺,會啟動大腦的獎勵機制,讓孩子產生振奮愉悅的感覺,這有助孩子提升自發性和動力。事實上,大部份孩子都是「追求快樂、逃避痛苦」的,如果他在訂立和執行目標過程中,能夠享受並且得到正面經歷,他就能對「完成目標」這件事產生動機。

那家長協助孩子訂立和完成目標的過程中,有甚麼要留意呢?

延伸閱讀:【家長協助孩子訂立和完成目標的過程中,有甚麼要留意呢?】

推薦書籍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