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養實例】我已經很努力,但仍然考得不好!

6月時份,大部份孩子都忙於準備本學年最後一次考試,我們班上的孩子亦不例外。而距離我們課程完結的日子,尚有幾星期,我們希望孩子在暑假前,可以想想新學年有甚麼目標。

有一個孩子他寫完後,我看了看他的目標,大致是這樣的:

  • 打機
  • 做戰士
  • 進步
  • 自己溫習
  • 養甲蟲

「打機」這個老是常出現的名詞,已經很少吸引我再去追問。反而我很有興趣了解,孩子想在哪方面「進步」。

我已經很努力,但仍然考得不好!

他告訴我,希望在成績上有進步。這次考試,有一科不及格,爸爸生氣極了。他的形容很生動──

「爸爸生氣的時候,很像一隻大熊生氣的樣子。」

「不知道為甚麼,有時老師教完的東西,很快就會忘記,就好像有個袋,袋裏穿了個洞,倒了東西進去,接著就漏出來了!」

最後,他告訴我:「其他同學只是努力少少,就考得好好!但是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時候,仍然考得不好!」

你知道嗎?有時孩子會告訴我們,「我不喜歡讀書」、「讀書不重要」、「不合格?是但啦,成日都係咁!」諸如此類的說話。但往往在合適時間,閒談之下,你會發現,孩子很想自己好,也曾經付出過他最大的努力,這些努力有時無法被量化,也少有被看見。

最後,我告訴孩子:「我知道你很努力!不是你沒有盡力,只是你未掌握到合適自己的學習和記憶方法而已。」

其實,大部份孩子有「放棄」的行為表現,是他們心底已經認同「我只能這樣」。道理難以喚醒一個孩子心底的希望感,而是我們身旁愛孩子的人,讓他們由心地感受到,自己仍有希望。當他心裏產生希望,在他們面對挫折和困難時,他們便會尋找解決方法,學習讓他們走出困難和逆境的技巧。

推薦書籍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