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開學沒多久,嘉豪就來找我們。
他說:「我下年選科,昨晚跟爸爸有些爭論。」
我說:「看你的樣子,昨晚的爭論似乎啟動你有一些思考。」
他說:「你也知道吧…我家裏算得上是半個『醫護世家』。父母一直都期望我將來能夠成為醫生,我在想關於生涯規劃的事情時,也是圍繞與醫護相關的行列作考量和選擇的,所以我好像也沒有想過其他出路。」
我說:「那是甚麼讓你開始思考其他出路?」
他說:「上個月校內有位師兄邀請我去三天兩夜的露營。晚上談起高中讀書生涯,聽到他分享自己讀文學時的體會,我覺得好吸引。」
「我聽到很多有關社會文化的事,聽到很多他對不同作品中一些意見、評價和感受。不知道是否因為師兄說得很生動,我聽得很興奮,感覺整個人好像活過來一樣。你也知道我看過很多這類型的書籍,而我也常常看一些寫實的電影或者記錄片。在那個世界裏,給了我很多震撼和色彩。」
「我昨晚輕輕跟爸爸一提,想考慮理科以外的選擇,例如文學。他好像沒有聽到我說話,只是回應我:『理科比較有前途啦!你將來要當醫生的。化學、生物科是一定要讀的』。唉!當下我感覺到甚麼叫做『話不投機半句多』。」
「有次我聽到有個同學說,想選中史,可他覺得讀完以後,好像不知道將來要做甚麼。可我覺得喜歡就讀,喜歡就會讀得好。而且關於前途,我不是太擔心。我覺得只要我們用心學習,將來也不怕沒有前途。」
嘉豪說著他自己的心路歷程,我心裏有種欣慰的感覺。以往跟嘉豪相處,總感覺他有種「頹氣」在他身上縈繞。在學業上,他不是沒有能力讀得好,但他就是提不起勁,他常常會說:「唉唷!反正順利過關就好。」
但這次與他對話,我能感受到他的起勁,也彷彿看到他心中的房間敞開了門窗,重新有空氣流動,那是一種清新和豁然開朗的狀態。
嘉豪因著一次與師兄互動,帶動他跳出了原來的框框,發現原來除了成為醫生這條出路外,還有其他的可能性。
那一瞬間,嘉豪的視域開闊了,他的心也隨之起舞,這種我形容為有「活力」(Vitality)的狀態,就是嘉豪所說的「整個人好像活過來一樣」。
其實嘉豪在選科上面對的情況很常見,但並非很多孩子能夠在嘉豪這個年紀,對自己有種較深度的認識,並且意識到自己的心之所向。
我遇見過很多孩子每天忙忙碌碌,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,不斷地學習,不斷地參與很多活動,每天如是,每週如是。曾經有位男孩子的心聲,我特別深刻,他說:「我每天都很忙,但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。」
但有時候孩子即使很忙碌,如果他能夠從中經歷到一點成功感,那倒還好,至少還有感覺,你還能感受到他有點奮鬥的目標。
可是,我遇過不少的孩子,特別到了青少年階段,問他們怎樣形容自己的現在生活狀態,有甚麼事情能令你覺得有興趣,想去探索時,孩子們大多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有些甚至連感覺也關掉,甚麼感覺都沒有。
偶爾有個空閒時間或零碎時間,孩子就開始失焦。他們不知道該做些甚麼事情,不知道自己對甚麼有興趣,好像做甚麼都覺得很悶、沒意思、提不起勁。
就這樣,日復日,年復年。
而大多數這類孩子的其中一個出路,就是在虛擬和網絡世界裏流連。他們會發現,當下那些沒有言語表達的壓力和無奈,透過一場刺激的賽車或槍戰遊戲,得到短暫的紓緩;他們亦會發現,當自己心神無處安放時,透過手指不斷滑動螢幕,把手機裏的社交平台、媒體軟件等,打開又關掉,關掉又打開,甚至看著一段又一段自動播放的影片,你會覺得他們整個人被吸進手機裏。
在小小的手機屏幕裏,他們心理上經歷到一種假性的安頓感,原本空虛的心靈頃刻就有種被填滿的感覺。
可是,孩子有呼吸,但你卻感覺不到一點活力的氣息。
我常常鼓勵學生,一個人要找到夢想,找到人生目標,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,他必須要深度認識自己,並且能夠找到路徑,時常觸踫和結連自己的心。
一個人若總是隨波逐流,任由環境或表現來定義他的價值,他一生會活得很飄盪,找不到能夠安身立命的位置,而孩子若身心不定,很容易在這個網絡世代中迷失自己。
相反,如果孩子能夠在日常生活中,留意和觀察「當我在做…」(when I do)、「當我身處…」(where I stay)、「當我面對…」(what I face)時的內在狀態變化,感受到自己的心是否隨之起舞,或像嘉豪般覺得自己「整個人就像活過來」一樣的時候,那裏就是孩子心之所向,熱情的所在。
事實上,內在動力這回事,與熱情也是一樣,它們屬於心的狀態,除非能夠對準孩子內心的渴望和性情特質,否則這也並非是一句兩句名人語錄、一本兩本勵志書籍就能激發出來。
父母們,如果我們在孩子各個人生階段,陪伴他們享受學習和生活每一個場景和時刻,不要時常以「完成事情」為我們與孩子互動的常態,與孩子一起發現那個「讓心起舞」的事情和地方時,孩子的目標、熱情、動力就會油然而生。
當孩子熱愛自己所選擇的,即使途中泥濘滿佈,荊棘滿途,他也能跨越面對的困難和挑戰。因為支持孩子一直向前邁進,不怕艱苦的,是「內心之火」——心底的熱忱(Passion)。
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這點「內心之火」,祝福每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,能夠找到點燃「內心之火」、「讓心起舞」的事情和地方,讓我們與孩子一同保護和捍衛這珍貴的東西。
推薦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