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孩子現在問題這麼多,還能改變嗎?」
「我對孩子的情況感到憂心,硬的軟的都用過,孩子還是這樣漫不經心。」
「好像是有一點點改善,但學習方面未見有甚麼大長進。」
憂心忡忡,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。擔心子女會學壞,擔心子女不會好好照顧自己身體和日常生活,擔心子女不能好好處理學習壓力、人際關係、情緒……
因為擔心,所以父母傾盡自己的能力,告訴子女──「你可以怎樣」、「你應該要怎樣」,為求自己能安心,也求子女只要好好遵循,事情不就能好好的嗎?
然而親子間,又因為過往太多的負面互動經驗,子女的拒絕和不回應,讓父母們總是不敢期待太多,又如履薄冰。
我記得有一次,有個家長說:「其實他現在好像會主動認識新朋友。可我看他在處理人際關係上還有些問題,我希望他可以參加一些課程,但又怕他不適應。」
我說:「跟子女溝通很重要。告訴你的關注,聽聽他的想法,聽聽他對事情的理解,讓子女自己做決定。」
當然,在傾談的過程中,我們還說了很多對子女的觀察──他主動表達自己,主動融入在群體裏,也少了負面的自我控訴。而家長還是表達了他很多的擔心──不知道要怎樣溝通,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這樣做,不知道會不會破壞了剛發芽的改變。
我們一邊說一邊聽,相信你能懂,這位家長的心是多麼煎熬。最後,我跟家長發了一個邀請:「能不能邀請你和我們一起相信,相信子女會長大的。」
父母們,我們不能一邊期望子女要「大個仔大個女」,卻又一直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。很多時候,子女不是不聽教導,但在子女日漸長大的過程,他們除了渴望你的愛和接納以外,還需要你的信任──信任他們有能力長大,信任他們已經在長大。
即便在過程中,他們會誤判形勢,他們會摔了一跤,他們會出了亂子,但「沒關係,就陪他們一起面對和克服」,信任他們能突破和成長。
溫室小花不能抵擋惡劣的環境。成長從來沒有捷徑,唯有給子女成長的空間,讓他們的根往下紥深,他們才能在面對任何境況時,展現正向的生命素質。
推薦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