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有法】為甚麼子女訂立的目標總是難以達成?

你的子女有否為自己訂立新學年的學習和成長目標?
是否所訂立的目標都能達成?
如果子女訂立的目標總是無法實踐,你知道原因是甚麼嗎?

這裏有8個「目標地雷」,讓你的子女訂立的目標總是「空口講白話」,無法實踐。

子女訂立的目標常常得個講字?

地雷(一):Too many 目標太多
目標太多,反而會失去焦點。子女感覺同一時間要改進的事太多,壓力會倍增,自然難以提起勁。

地雷(二):Too irrelevant 子女感覺目標與自己不相干
如果子女不覺得有甚麼問題,他欠缺「我想改善」的心,自然就「拉牛上樹」,大家都辛苦。父母的角色,是協助子女發現自己的目標,而不是讓子女達成父母想要的目標。

地雷(三):Too hurried 太急於求成
進步不一定是線性的,有些子女需要一段較長的蘊釀和過渡期,他才有可見的結果。太早或太心急想子女要有可見的進步,反而不進則退。

地雷(四):Too negative 目標太負面
請子女不要設下一些讓自己感到沮喪的目標,例如:「我不可以再犯同樣的錯了」、「我再是如此下去,我就罰自己甚麼甚麼……」。

汲取教訓當然是好,但我們也要知道「每一次也是一個新開始」,不要將過去負面的經歷和感受過於連繫在目標上。

地雷(五):Too focused on the result 太著重結果
結果往往是一個指標,讓子女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。但若然我們太著眼於結果,反而有時會忽略了子女內心的掙扎和矛盾。

例如:子女很渴望英文有進步,所以訂立要拿到90分的目標,但過程中又會出現不同的內在負面想法和懷疑──覺得自己追不上、放大困難、要求自己一步到位等,以致心理上的阻礙多於實際環境的障礙。

所以,目標實踐的過程中,父母要協助子女釐清自己內在需求和恐懼,疏導關鍵的心理阻礙。

地雷(六):Too absolute目標過於絕對性
盡量不要訂立一些:「我一定要/我只可以…」的目標,例如:「我一定要拿到90分。」這會使子女失去了彈性

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,定期回顧和調整是重要的一環。透過回顧和調整,子女才會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,吸取經驗,訂立更適切的目標。

地雷(七):Too remote 目標感覺遙不可及
有遠大的目標當然是好事,但我們要引導子女將目標細分成不同的階段,一步步地完成它,不要一下子將目標訂得太高,並要求自己一步到位,這容易使目標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,使自己感到迷惘,不知道應從何開始。

地雷(八):Too vague 目標太模糊
如果子女的目標是:「我希望某些地方有改善。」這到底是哪些方面呢?如果子女只是「很想」卻沒有方法和行動,這充其量只是一個願望而已。

目標和願望有甚麼分別?前者是具體和有行動去實踐的;後者則比較模糊和沒有實踐的計劃。所以父母要協助子女訂立明確的目標,還要有具體的行動(或步驟)去逐步實踐。

不希望子女訂立的目標常常得個講字?下篇文章跟父母分享,訂立目標的5大原則 ── 「SMART」原則

按此閱讀:【訂立目標要夠SMART!協助子女講得出做得到】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