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親子教養】6個正向教養小錦囊

父母們,相信大家對正向管教的方法和建議不陌生。但不少父母反映,方法很好,問題是知易行難,每次忍到火山爆發的臨界點,一不小心用了舊模式,接著又會感到內疚或自責,產生無奈感和挫敗感。

你希望學到的正向管教方法奏效嗎?這裏有6個小錦囊,跟父母分享一下。

原則(一):時機要對

我們經常鼓勵父母,「岩既說話要岩時候講」。甚麼才算是時機?例如:孩子知錯後、孩子踫壁後、孩子冷靜下來後……那些你開始感受到與孩子產生心的結連的時候,都是黃金的時機。

原則(二):別急於論對錯

明知錯都要呵?明知錯都不提出?不是。但我們是渴望孩子真正意識自己的過錯、盲點、不成熟,以致他們內在產生想改變的心。唯獨孩子想去改變,他才會承擔起成長的責任,而不是諉過於人。所以,先張開耳朵,聆聽他們的想法,聆聽他們的內在掙扎和矛盾,父母教導的說話才有力量。

原則(三):口所說的 = 心所想的

說話具有影響力,但沒說出口的話也具有一定重量。若你口所說的並非心所想的,即使該說話有多正面,也產生不了效力。所以,如果有時候父母發現,有些讚賞或鼓勵的話,並非發自內心,你不一定要勉強自己喔!

原則(四):調整心理焦點

我們傾向看見孩子可以改善的地方,所以有時我們會忽略孩子微小的進步,但微小的進步可以成就強大的轉變力量。進步的動力來自「我可以更好的」的盼望感。當我們渴望孩子去改變前,我們要讓孩子看見他正在進步中,這樣他們才有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
原則(五):循序漸進

正向教育不是變魔術,但它可以協助我們將情況逐步變好。父母要學習為自己的教養方向訂立里程碑,累積一個又一個的小成功,這樣你才不容易氣餒喔!

原則(六):花點時間了解你所愛的人

很多正向管教的方法,其實是一個建議和教養方向。想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得當,你必須深入了解你自己、了解你的孩子、了解你的伴侶,不單是喜好而已,更要了解自己和他們的思維模式、情感需要、性情性格等,越全面認識和了解自己和你所愛的人,越能幫助你發展更和諧的關係。

教養,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,也是我們十多年來與家庭、父母和孩子同行之中,一直非常重視的信念。孩子有時候對我們所說的話不感興趣,卻重視我們如何活現自己所說的話,不是嗎?

推薦書籍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