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情緒教育】你今天有甚麼感受呢?

如果我問:「你今天有甚麼感受?」你會怎樣回答?

「不知道。」

「OK啦。」

「沒有特別。」

「嗯……我不知道該怎樣說。」

這是Jenny最常回應我的話。

我還記得跟Jenny初相識的時候,她曾這樣形容自己:

「當事情一切如常,我能照樣努力學習,平常地生活。外表看來,似乎沒有甚麼問題,但一直以來,我常常都感到不開心。」

「當看見朋友們在一起,但沒有叫我同去時,我心裡會難過。」

「在家裡,爸媽對我有要求,我會盡力去完成,但當真的疲累或不想做時,我便耐不住哭了起來。爸媽看見我這個樣子,就顯得十分苦惱。所以,我告訴自己,不能再在爸媽面前哭。

「慢慢地,我有了一個習慣,就是在晚上睡覺時,燈一關,我就躲在被窩裡,按壓著嗓子地哭一場,哭累了才睡。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。

對於Jenny來說,要跟別人打開自己的心,是一件非常「恐怖」的事情,因為她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真實的自己是不可愛的,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,只會換來拒絕和批評。

這些非理性的信念,讓她學習到一件事──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收起來。可是,她內心卻又那麼渴望被愛和被接納,渴望有人能明白自己的心,渴望能夠與人自由地溝通和交流,這讓Jenny的內心常常處於壓力和掙扎之中。

然而,要協助Jenny走出這樣的狀況,她需要的是重新與自己的心連結,而不是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,也不是要透過處理不同的事情,嘗試去填滿自己的腦袋和時間,好讓自己沒有空間去面對現實,或心靈深處的感受。

我告訴Jenny:「真正面對生命的第一步,就是意識自己不能逃避,要開始關心自己的心。

接著,我問她:「你是否願意改變?你準備好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,面對自己的內在需要嗎?」

Jenny鼓起勇氣點頭。

我告訴她:「那從今天起,我們一起學習留意自己的狀態和感受,少說『OK啦!』或『不知道』,好嗎?」

Jenny笑著說:「OK啦!」

我們一起「噗哧」笑了起來。

我知道,Jenny的心渴望自己成長,而這份對自己的期盼,就是另一場成長旅程的開端。

文章部份節錄自EDIT Workshop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出版的《新尋常尋夢想──實踐夢想的五個關鍵》(陳志耀著)並因用途而略作修改。

Shopping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