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們,你會怎樣形容與孩子的關係呢?
那次是我和一對母女的會面。
我認識的母親是個女中豪傑,靠著自己努力打拼,現在是一間跨國企業的總經理了。在女兒眼中,她是個能幹和有原則的母親,她也十分敬佩母親的行事作風。
那次會面因為女兒學校有事情耽擱,所以有機會跟母親單獨談談。
那天母親看起來有點悲傷,問及她近況,原來她有一位兒時相識的好朋友,在外國遇上交通意外,那個司機撞了人不顧而去,當地警方到現在還沒有抓到那個司機,所以她明天要到外國一趟,有些事情要幫好朋友處理。
母親回想她與好朋友兒時的互動,眼淚就忍不住流下來。
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,說:「那個司機真可惡,喝了酒本不該駕車的!她跟丈夫才剛剛結婚……」
我說:「那很突然啊!她的丈夫很難接受這種突然的失去(sudden loss)吧,也肯定十分憤怒和震驚!」
母親說:「那是自然!但是他不熟悉當地的法律,不知道要怎麼幫我的好朋友討回公道!正好我公司外派了一位律師在當地處理事務,我就請那位律師幫個忙,先聯絡那位丈夫,有甚麼緊急的需要和事務就先幫他處理一下,我隨後就到。」
我說:「這對於你的好朋友,還有她的丈夫,你的這個幫助會讓他們感到暖心,有人記掛他們,生命也不是一縷輕煙就消失了,彷彿沒存在過一樣。」
母親又深深嘆了一口氣,說「對!生命無常啊!我自己也很痛心,還在消化這個消息……」
這時候,有人敲門,女兒來了。
我眼前的這位母親,瞬間收拾了自己的情緒。她從袋子裏取出了一本筆記簿,準備開始另一次的「會議」──探討女兒的學習動力和未來的生涯規劃。
我看著這個「畫風」轉變,我問母親:「你有沒有留意女兒來之前,和來了之後,你有甚麼轉變?」
母親搖搖頭。
女兒好奇地問:「你們剛剛是在談論甚麼嗎?」
母親說:「就是我昨晚跟你說的,我有個好朋友遇上車禍,走了。我訂了機票,明天就去外國處理一下。該做的事情我已經貼在雪櫃上,你按時完成啊!還有,我不在的這幾天,別再跟爸爸吵架了!」
女兒翻了白眼,說:「啊…又來了!是他總是來煩我,我也不想跟他吵的,好嗎?」
母親說:「你就是這種態度,好好說話行不行?」
看到母女倆如此可愛的互動,我笑了笑,想起女兒曾經如此形容與母親的關係:「她不像是我的媽媽,她更像我的直屬上司。每天回家後給我交低一大堆待辦事項,查核我的『工作』,每月還給我一次『工作』檢討會議……有時候已經壓力很大,她也不會說甚麼鼓勵和安慰的話,就只是不停叫我要長進一些,真的瞬間就會崩潰!」
延伸閱讀:【親子教養】父母的關心,青少年感受不到?
我向女兒請求允許,把她這個形容告訴了母親。
母親聽後,好像理解了甚麼。
我說:「每個人在社會裏都有多於一種的角色,每個角色都有其重要性,每個角色背後伴隨了該做的事情和需要合理承擔的責任。在不同的關係裏,我們也想做好這些角色──老闆的角色、啟導師的角色、丈夫的角色、妻子的角色、女兒的角色……有時候不自覺地把關係也變成一件『事情』來看待。遇到問題或狀況的時候,就想著在我們的角色裏,尋找方案解決,甚至有時候,我們以為事情處理了,關係就會變好了。」
女兒聽著,眼眶就紅了起來。
我接著說:「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不是建基於處理了多少事情,解決了多少的問題,而是我們作為一個人,真實地與另外一個人相遇(encounter)。在相知相遇的過程中,可能你會發現,那個人並不完美(perfection),有時候沒有甚麼卓越的表現(performance),可能在相處的時間裏,甚麼事情也沒有完成,一點生產力(productivity)都沒有,但是你跟那個人在一起的時候,你會覺得很自在、很自然,不會覺得有種距離感。」
女兒說:「對!我很認同!雖然我知道媽媽是關心我,但這種關心對我來說有點遙不可及,可能就是你說的『距離感』。」
我笑著對母親說:「還記得我剛剛問你,你有沒有留意女兒來之前,和來了之後,你有甚麼轉變嗎?現在你有些感受嗎?」
母親有點疑惑,說:「是放下了『角色』嗎?」
我點點頭,說:「所以你在分享好朋友遭遇的時候,你不是以總經理的角色,不是以那位律師的老闆的角色,你只是『你』,真實的你,是一個人在分享她對另一個人的情感,是有血有肉的,是真誠卻又很脆弱的。我有幸經歷到你這一面,在這方面我應該比你的女兒幸福一點點啦!」
女兒說:「我也想關心媽媽,我知道那個阿姨是她的閨蜜。昨晚看她眉頭深鎖,嘆氣連連,媽媽肯定很難過啦!我不敢多問,可是我又很想知道母親的狀態,我還偷偷地在媽媽進了房間以後,在門外聽聽有沒有哭泣的聲音……」
母親摸了摸女兒的頭,說了一聲「傻瓜」。
眼前的兩個人,終於像對母女了,而且是有真實交流和溝通的兩個人。
關係也就是這麼自然和簡單。
父母們,每個人的生命和出現都很重要和寶貴。
在2022年的最後一天,願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在每段的關係裏,你既能做好自己的角色,同時也有空間與自己的心連結,做回自己,坦誠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,讓與你相遇的人,不單能夠看見你的角色,在其位置上發揮的效力,還能觸踫和經歷真實的你,感受到你跳動且溫暖的心。
你要記著:「你是值得被愛的、你是重要的、你是獨一無二的!」
願你與家人、伴侶和孩子在來年能夠互相經歷彼此真誠的心,以愛同行,讓生命啟動生命,生命觸動生命,生命影響生命。
最後,感恩從2001年開始,我們有幸與不同的學校和機構,合辦不同的實體和線上講座和工作坊,分享我們十多年在學習技巧、家長教養以及對生命教育的感悟。
願每位與我們曾經相遇過的人,在面對不同的境況中,仍能發現生命中那些偶然遇上的驚喜,仍能感受身旁人那熱誠的膀臂、毫無阻隔的心、自由流動的愛和經歷真實自在的關係。
推薦書籍